牙膏没选好,有致癌风险?2种牙膏应用要慎重,可能不适合所有人

2022-08-15 08:30:00 318

干咳、慢性鼻窦炎,反复肺炎,中国台湾一名九岁的小女孩由于这些症状,被送到了医院。

一开始医生怎么也找不到小女孩到底生下什么病,随后发觉小女孩的指甲和脚趾甲都特别黄,联想到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“黄指甲症候群”,为了验证这一猜测,医生随后将小女孩的指甲剪下一些送去检验,结果检测出指甲含有钛。

好端端的,小女孩体内怎么会有钛呢?原因出在了小女孩使用的牙膏上,二氧化钛是一种用于美白的添加物,普遍被使用在牙膏中。而小女孩的牙膏中不但含有二氧化钛,而且还是甜味的,导致她每次刷完牙以后,都会把牙膏和水一起吃下肚,也因此摄取了较多的钛。

医生随后嘱咐之后不许小女孩再吞噬牙膏,每次刷完牙以后,都要把牙膏吐掉,如此过了三年,小女孩体内的钛含量明显下降,干咳等症状也明显改善了。

见到小女孩的案例,是不是觉得牙膏很可怕?其实,牙膏里的二氧化钛摄入过多这种情况比较少见,并且此次病发,还主要是和小女孩自身的体质相关,一般正常人吞噬牙膏发生黄指甲症候群的概率是很小的。

不过,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日用产品和加工食物的添加物,二氧化钛的危害,近期年很受争议。

一、二氧化钛被控告:伤肾脏,可改变人DNA

二氧化钛不仅仅用于牙膏中,还用于许多食品之中,例如各种五颜六色的糖块、果冻。

2010年,世界卫生组织把二氧化钛列入致癌证据有限的2B类致癌物。

2021年5月。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报告:禁用二氧化钛做为食用添加剂。汇报中提到,在对二氧化钛开展遗传毒性评定层面,尽管没有找到关键性的证据,但根据新的数据和强化方式,都不能清除基因毒性的担忧,二氧化钛做为食用添加剂无法确定其安全水平。

2022年7月,美国顾客就向法院对于玛氏生产的彩虹糖中二氧化钛含量太高,提出诉讼。美国消费者的起诉书中表示,二氧化钛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都有损害、还会导致身体DNA发生改变。

目前,二氧化钛在中国仍是合规的药用辅料与食用添加剂,但在应用用量及范畴都有严格要求,因而公司在生产是必须符合法规。

在欧盟针对二氧化钛的分析报告中,有很多“可能”,“不确定”等限定词,对二氧化钛毒性并未明确。我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觉得,基于从食品安全的“传统原则”考虑,可尽量避免二氧化钛的使用。

二、建议:这些牙膏要慎用

含有二氧化钛的牙膏,我们能防止就尽量避开应用,目前牙膏的一些成份也有争议,使用中应注意。

1、氨甲环酸牙膏:是在配合医治的情况下应用

氨甲环酸在临床上是一种止血的处方药,许多止血功能性牙膏还会添加,属于合法添加。好多人牙龈出血了,就想买止血牙膏来顶一下,殊不知可能会延误病情。导致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牙龈炎、牙周病,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状况血友病、败血症等。

假如只靠牙膏里的止血成份来缓解流血的情况,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属于不能根除,还有可能会延误病情。因此莫名发生牙龈出血,应该及时看医生看看,在配合医治的情况下应用。

2、含氟牙膏:6岁以下慎用

在防龋齿上,含氟牙膏是很多人都。针对成人,器官发展完善,应用含氟牙膏确实对保持牙齿正常发育有帮助。但儿童有其独特性,针对6岁以下儿童,摄取过多氟,牙可能会产生黄褐色斑块,影响齿面光滑,容易引起氟牙症。

此外,儿童刷牙不熟练,牙缝可能会残余牙膏,甚至会把漱口液吞进腹部,日积月累,可导致氟摄取量提升。

因此2岁以前的儿童不要应用含氟牙膏,3~6岁的儿童,可以用含氟牙膏来保护牙齿预防龋齿,但是家长必须监管用量,控制在一颗黄豆大小。